注册 登录
舒适家居大赛 返回首页

林峰的个人空间 http://help.n3.com.cn/?1438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国供暖节能之我见(前言)

热度 39已有 875 次阅读2010-11-3 00:11 |

  目前中国有5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每年还要增加20多亿的新房开发量,高耗能建筑占92%以上。

  建筑能耗占社会终端能耗的比率已超过30%,而其中采暖、热水占了80%以上。可见降低供暖制冷能耗是中国建筑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作为欧州、日本体现高节能、舒适性代表的地暖在我国北方集中采暖的实际使用费用比较中没有体现出运行费用的减少,也就是并未体现节能目的;反观大幅增加了土建的费用和耗费。在南方非采暖区,地暖的使用费用更大幅高于散热气系统。

   造成此原因的关键是目前国内设计依据的地暖标准明显落后,比如地暖设计供热温度55℃或更高,习惯只要能满足基本供热,管间距越大越好;形成地面供暖温度太高、均衡度太差;地暖施工价格越走越低,舍本逐末无视或忽略地暖低温节能的目的;搞得只能用地暖节能理论作为忽悠、卖点;针对高效末端研究太少,针对系统匹配缺乏深入了解,更少研究。

     本人依据国外采暖标准的学习、研究、比较、在国内实地安装测试,以低温辐射供暖为节能方式得出如下二类观点:(未完待续)

 

中国供暖之我见二(采暖区)

http://blog.n3.com.cn/home.php?mod=space&uid=14381&do=blog&id=18352


路过

雷人
5

握手
11

鲜花
2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王博士 2010-11-3 09:04
地暖网需要这样的有分量、经过认真思考后成文的东西,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批评或批判。学术和技术交流、经验和教训的交流,是地暖行业所需要的,也是实现地暖行业拨乱反正的最好方式,而网络区别于其他平面媒体的最大好处是“适时性”,大家可以直接参与。
    期待着林总的文章。与林总交流: 李远哲教授所领导的清华索兰于2000年在数学模拟和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得出结论:空气源热泵提供水地暖用的热水水温在35°C时,就可以满足供暖需要,而且室内温度甚至可以达到25°C,这是在对于当时的非节能建筑而言。2002年建设部组织专家做了实际的检测和项目评定,给出“世界领先、国内首创”的评语。这一结论在当时的暖通界大部分人是不认同的,因为真正做实验的暖通专家们太少、太少。
    毫无疑问,伴随着水地暖散热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如:通过细化管道而成为的所谓“毛细管网”当然是直径越小,散热面积越大,相同单位水流量的散热效率就越高(当然管道太细会产生其他的问题,因此要综合平衡求得最佳或称最小管经),达到同样散热量的出入水温差也就越来越小,效率会越来越高。如此,即“高效散热末端”也会带来空气源热泵的高效率(热泵制热水的水温越低、效率越高);如此,再加上智能化的系统控制(而非单纯的温度控制),整个系统的效率才会更高。这一定是提高水地暖系统效率的目标或叫方向。清华索兰也一直在李教授的带领下往此方向努力。如果我的观点与林总有所差别,请批评。
回复 中国地暖网朱乐乐 2010-11-3 09:24
喜欢林峰老师,看了你的文章让我这个初学者对地暖有了更深一度的了解。在我们公司经历了五个多月的积累也学到了一些皮毛,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认知并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行业,他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也了解到了现在的这个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很希望向你们这样的专家都能多写一些你们的论点。让我们能更多的更深刻的了解这个行业的实时现状。
回复 编辑部的故事 2010-11-3 13:11
期待中……
回复 杨荔 2010-11-3 18:20
地暖未来发展之路 ~
回复 上海筑园 2010-11-3 20:47
王博士: 地暖网需要这样的有分量、经过认真思考后成文的东西,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批评或批判。学术和技术交流、经验和教训的交流,是地暖行业所需要的,也是实现地暖行业 ...
赞同王博士的观点:采暖节能,应该从低温热源、高效末端以及智能控制系统三方面着手,大家合力,可以给这个市场更好的发展前景
回复 林峰 2010-11-4 12:03
王博士: 地暖网需要这样的有分量、经过认真思考后成文的东西,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批评或批判。学术和技术交流、经验和教训的交流,是地暖行业所需要的,也是实现地暖行业 ...
谢谢王博的支持
回复 老张 2010-11-4 13:33
我已将你的文章分享到几个微博了
回复 天脉远红黄国仓 2010-11-5 22:18
王博士: 地暖网需要这样的有分量、经过认真思考后成文的东西,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批评或批判。学术和技术交流、经验和教训的交流,是地暖行业所需要的,也是实现地暖行业 ...
非常赞同王博士和林总的观点!
   节能供暖系统=低温高效热源+高效散热末端+智能温控技术。
   高效热源强调提高热效率和热价比,对应的是电气资源和技术先进性;高效末端重在热量利用率,对应的是末端散热量和热量损失率,热量损失率的控制在与外户结构和地面等保温隔热措施;智能温控保障按需供热,对应的是控制反馈灵敏度。如做好以上三方面配置,重点控制好热量损失率,系统热负荷将由目前平均100W降至35W左右,可真正实现节能建筑。所以供暖系统节能空间很大,高效末端任重道远!
回复 荆棘鸟 2010-11-29 23:38
地暖人 任重道远
返回顶部